在疫情防控期间,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,结合吉林省教育厅相关工作安排,按照“停课不停教,停课不停学”原则,充分挖掘战“疫”育人元素,发挥“互联网+教育”优势,全面实行网上教学。
把疫情防控案例融合到课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
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教学要求,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教学安排,把“开学第一课”打造成融爱国主义、科学防控、自觉行动、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生动思政课,以“学生不到校,教学不间断”的形式保障了疫情防控和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。全体教师积极响应,认真谋划,制定教学方案,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,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生动感人的育人元素,讲好各条战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成功经验,在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充分展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,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。

把疫情防控中的鲜活素材作为第一课
讲好中国故事,坚定制度自信
2月24日,新学期第一天的“线上思政第一课”顺利开讲,五位思政老师充分汲取“战疫”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素材,给全校学生上了一堂内容丰富、生动的思政课,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战“疫”中学会观察和思考,增强他们对人生问题的感悟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,深入理解中国的制度优势、中国力量、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,帮忙学生树立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,培养学生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。老师们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,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、课堂测验、发起投票、发放问卷、抢答、批改作业等方式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
院领导深入了解师生对第一天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,制定对策,及时调整,共克时艰,确保疫情防控期间“停课不停学”,保证有序、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和任务。





上课进行时
师生之间从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交流互动,课程围绕安全防疫、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、疫情中的最美逆行等设计了诸多话题讨论。虽然授课地点改变了,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没有改变,签到、笔记展示,主题讨论、在线问卷、抢答、在线测验、课后作业等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心态。










一封信,一份家国情怀

面对这场考验,开学前,思政老师们为同学们写了一封信,引导同学们反思和追问:对自然,心存敬畏;对社会,勇于担当;对国家,凝心笃信。开学后,陆续收到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回信。







思政课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深思考和共鸣,大家都表示要从我做起,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,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,把爱国之情、强国之志、报国之行化作实际行动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待到春暖花开时,愿你我无恙,温暖如初,你我相聚在水院。